查看原文
其他

版纳近代史之:边地英雄“柯树勋”

版纳君 2021-05-30

柯树勋(网图)


龙江打油诗

   绝世丰供卫霍侔,江山万里一朝收,

    可怜白发箫箫日,诗酒消磨燕了楼。


这首打油诗说的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,这家英雄姓柯名树勋,广西人士,行伍出身,曾在普思沿边建立了不世的功勋,代国家收复了十万方里的土地,是经营边地的第一条好汉。在讲到这位英雄的事业以前,我们要先谈一谈水摆夷(注:新中国成立以前,傣族称之为“摆夷”或“白衣”)和车里的历史。

 

研究摆夷和车里的历史是件很困难的工作,夷人自己既没有详细的可靠的历史和记载,而在元代以前汉族和夷族的关系又非常疏远,要从我们的史籍中去搜寻材料,宛如大海捞针。英美的专家的著作,也多半是曲解和附会,不能给我们多少帮助。根据现有的很少的材料和傣族对汉族的关系,我们可以把它的历史分为三个时代。

 

一、传说时代: 自上古至元初征服车里(至纪元后二三四年) (注:车里是景洪的旧称)。在这个时期内摆夷的历史是很模糊的。如果人种是一源的话,他们也许是由中亚迁移到中国境内,至于迁移的时期和路线都无法考证了。后来接踵而至的汉族的势力逐渐扩展,一种不能抵抗的压力加到他们身上。这个压力越过越重,他们忍受不了,只得向南方逃避,散居黔滇桂诸省。也许是由于他们的民族性罢,他们从未能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国家。拉考波( Lacoupeire)、道得(Dad)等说中国古籍中所载大蒙巴郎等国都是摆夷的国家,在是附会之谈。汉族不断的发展,那股压力又追到南方来。在汉朝的时候,他们曾屡次起来反抗,以哀牢夷为最有力的领袖,但每次都被汉族打败,结果只得屈服称臣,同时慢慢地南迁。留居不走的,有些吸收汉人文化而变成大汉族的一份子;有些散居深山丛谷之中,仍保持原有的文化。三国时他们看到中国内乱,想来乘机起事,推英勇的孟获为领袖。结果又被诸葛亮征服,不敢再想问鼎中原。到了唐代,蒙舍诏并了其他五诏,建立南诏国(以摆夷为主体)后,便起来对汉族作武力的斗争。南诏和唐或战或和,也没有什么大的得失。宋太祖平定四川后,鉴于唐代南诏之祸,以玉斧画地不许诸将过大渡河,从此中原和云南的关系完全断绝,直到狄青破侬智高,侬智高逃到大理,宋人才知道云南还有个大理国。在这期间南诏过着和平而繁荣的生活,佛教很盛行,好几代的国王都舍弃了万乘之尊而过那青灯古佛旁的生活。但是摆夷南迁的趋势始终没有中止。其中有一支慢慢地到了车里。经过若干年的生聚,势力大增。据夷族的传说,在十二世纪时,由一位能干的和尚领导,把土著的蒙克木族驱到山上,夺获了十二版纳的统治权。十三世纪初元世祖命乌良合台征交趾,顺道灭车里,车里一名才正式见于中国的史籍。


二、羁縻时代: 自元初至清末(ー二三四~一九ーO)。元世祖以其绝世的武力,下丽江破大理,灭掉有数百年光荣历史的南诏国,至元初命乌良合台远征交趾,经过车里时,车里的大土司不战而降。至元中置车里军民总管府领六甸,以车里的大土司为总管,赐姓刀。从此车里便永为中国的藩属。元末车里总管屡起叛乱,明初沐英平定云南,才又诚心降服。洪武中改总管府为车里宣慰司,以车里大土司为宣慰使,嘉靖时宣慰使受了缅甸的压迫,便又依附缅甸,而析东境为小车里使应明朝。明朝以鞭长莫及,也就听他。清兵入关后,宣慰使遣人朝贡,清帝仍赐他原来封号。(注释:羁縻政策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。“羁”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,“縻”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。类似于现在的自治州,但较为松散。)


车里宣慰司使用过的印(左边第一个为元朝颁给的大印,现存于州博物馆)

 

元明清三代车里虽然臣服中国,但是中国并没有在车里境内另设流官,也不干涉他的内政。宣慰使对中国惟一的义务只是每年进贡若干土产或白银。据李修(云南通志・羁縻志),明代车里宣慰使毎年仅贡白银四百两,黄金数十两,此外他不受什么约束,但有外患时中国还有保护他的责任,这点代价真不高呀!

 

在这期间车里的历史有三点重要的事实值得注意:

 

第一是宜慰使的辖地越过越小。雍正七年置普洱府,未几又增设思茅厅,移攸乐同知(注释:基诺山的官)于此。普思两县遂完全成为汉人的世界。道同间英人并吞缅甸,逾野人山割孟艮诸大土司地,并乘机掠去车里宣慰使所辖大猛养等五猛的土地,与清订约,以江洪省(车里)为局外中立地。马关约成,法国以索还江东出力,强占猛乌等四猛为报酬。“法兵开入猛乌乌得,鸣枪示威,居民无论老幼,皆痛苦失声。”(王锡棋《猛乌乌得记)一个好悲惨的亡国图!

 

第二是十二版纳境内常常发生内乱。各猛的土司一方面相互攻击,一方面又勾结起来背叛宣慰使。尤其是猛腊、猛棒、猛遮等强大的土司,有时竟攻到宣慰所在的景洪。原来那座宏丽的宣慰府,据说就是给猛腊土司烧掉的。同时又时常有宣慰使的位之争,因为宣慰的传承制度,没有明规定。他的所有的儿子和兄弟们都有继位的可能,大家于是暗中培植私人的力量,宣慰一死,自然不免一场干戈了。

 

第三自元代以来,历代宣慰使的姓名和事迹都已一一可考(详见柯树勋(普思沿边志略》)。其中有几任的宣慰使,因为施政为人民所不满,结果被暴民虐杀或放逐。宣慰使向来没有巨大的武力,他的存在完全靠高贵的血统和民众的信心,一旦人民揭竿而起,他便没法逃避那悲修的命运了。传说某宣慰临刑曾叹息道:“我究竟犯了什么过错,要受到这样的非刑,愿以后水远不再投生为宜慰罢!”这和高贵乡公临死前的遗言同样的惨苦。

 

三、归流时代:民国以后(一九一O~)。这是十二版纳正式归人中国版图,分县设治的时代,也就是柯树勋立功的时候。


十二版纳图 (右边黄色一版纳被法国割去,最后成为老挝国土。

图片来自《普洱杂志》)

 

话说亡清宣统年间,宜慰使刀宗良在位。猛遮(即南峤)土司起兵倡乱,攻进佛海,大杀汉人。刀宗良去令禁止,他非但不接受,还扬言要来进攻车里。这时有一个在佛海经商的石屏县人张某,星夜由小路逃到车里,向宣慰告密,并代宣慰设谋,派人上普洱请授,省方得报,便命思茅同知设法制止猛遮土司的叛乱,并得相机从事。思茅同知遣使往佛海以危言劝减,不听,遂出兵进剿。几次接触,都未得利,而那位同知忽生急病死了。

这时候柯树勋已由土兵积功升至统领,驻防云南的河口。部下多广西人,骁勇善战,剿匪很有成绩,总督便调他增援。柯氏奉令后,驰往车里。连战皆捷,猛遮兵被迫后退。最后在佛海和猛遮之间的顶真,双方集中兵力,作一决战。柯氏又获全胜,并且俘获猛遮土司,把他杀了。乱事始告平定。

 

柯氏看到这块肥美的河山,有点恋恋不舍,便屯兵不去。并且草了一篇开发车里的计划,献给省政当局,大蒙赏识。不久武昌起义,云南光复。省府把十二版纳划为普思沿边行政区,在车里设行政总局,以柯树勋为总办,隶于普洱道。柯氏更分十二版纳为八个行政区(车里、五福、佛海、临江、镇越、象明、普文)。每区有行政委员及书记各一人,处理一切政务。

 

柯氏统治车里十余年,虽然没有伟大的建树,但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。第一他对夷人恩威并用,土司们敬之畏之,像神明一样,不敢再轻启兵端,人民才有了喘息的机会。同时逐渐消除汉夷的界限,汉人移来者日多,为将来使十二版纳汉化立一基础。其次是把云南的货币介绍进来,将车里圈入了中国的经济系统。于是车里和内地的贸易才逐渐兴盛,而本地特有的富源出产也因此发达起来。

 

柯氏毕竟是英雄出身,总脱不了英雄色彩。凡是英雄,到了晚年,总变得浪漫而耽于逸乐。例如信陵君、郭子仪和韩世忠。柯氏老后,雄志全消,讨了一位年轻美貌的摆夷姑娘做小老婆,享尽温柔之乐。有时召手下办文书的村学究到家里来喝酒吟诗,也写点文章。他所著的(普思沿边志略)(注释:普思沿边是民国时期对西双版纳的称呼),有些材料得之宣慰府的夷文史书,还是研究车里情形的重要参考资料。他的诗似乎没有编成什么集子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们在他儿子柯锡光那边看到他的《龙江竹枝词》十首,曾抄录下来。这些诗当然不值方家一顾,但是我们要记得他原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丘八呀!(注释:丘八合在一起为 “兵”字,是旧社会对兵痞的贬称。)

 


龙江竹枝词(柯树勋所作之词)

之ー  理鬓
午晴浴罢曲江阴,卸却罗衣理鬓云,
双露鸡头新剥肉,见人犹故抖衣裙。

 

之二  唱歌
一曲当筵进酒行,歌喉宛转流莺鸣,
休嫌鸫舌音难解, 笛韵悠扬也动听。

 

之三  离婚
美人何事遽多情, 一笑相逢意倍亲,
艳说自由婚姻好, 离婚未免太文明。


之四  捕蝉
夜色清凉四月天,相思无奈不成眠,
手携大把江边去,可有知心共捕蝉。



注:本文选编排版自《水摆夷风土记》一书。文章作者为姚荷生,江苏镇江人,1937年在昆明西南联大毕业,后入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。1938年冬,华侨巨商胡文虎建议云南省政府开发云南边疆,他愿提供资金。云南省建设厅组织了一个边疆实业考察组到西双版纳进行调查。云南省政府要求在滇的中央有关研究单位派人参加,清华大学农研所就派姚荷生参加。调查组在西双版纳的车里(今景洪)、佛海(今勐海)、南峤三县等地作了两个月的调查就匆匆回到昆明。而姚荷生却对这里淳朴好客的傣族(原称水摆夷)人民着了迷,决定一人独自留下,继续做些调查,作了详细的笔记,拍了很多照片,直到1939年深秋才回到昆明。后来,他接受教育部办的大学先修班主任、原镇江中学校长曹刍之聘,前往四川江津县白沙镇任教。他利用空暇,便把在西双版纳搜集的资料、笔记、照片整理写成《水摆夷风土记》一书。当时无法出版,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回到家乡,才于194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发行。此书一面世,就得到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的重视,并赞誉姚荷生先生是当今进行少数民族社会调查,特别是对傣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第一人。


车里县政府 地理学家周光倬摄于1934年


柯树勋于西双版纳

宣统二年(1910)西双版纳勐遮土千总刀正经纠合景真、勐阿土司土酋反对车里宣慰使,柯树勋奉令率部入西双版纳,会合普洱镇总兵苏抡元日围夜攻,击毙叛首刀正经,俘戮其余要恶,边乱平息。


柯平乱有功,调署思茅厅篆兼副营务处,督带边防各营,统管善后安抚工作及改流事宜。民国元年(1912),柯由思茅至车里视事。了解傣族土司制度历史渊源及现状,参考英国治理缅甸孟艮办法,拟具《治边十二条陈》上呈省府,获准实行。民国2年(1913),省政府批准创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(辖区即车里宣慰使司境域),内设司法、教育、实业、财政、交涉、翻译六科,柯任总局长。他与各动土司协定十三条章程,相互守约,实施“设流不改土”。宣慰使司十二版纳划为8个行政区,设8 个分局。派员编查户口,委派各区分局委员。


《十二条陈》内容为:(一)改流。(二)筹款。(三)官守。(四)诉讼。(五)交涉。(六)实业。(七)国币。(八)通商。(九)学堂。(十)招垦。(十一)邮电。(十二)练兵。柯树勋在位时期,认真按12 条施政,与土司关系融洽,相安无事,10余年中政局稳定。


他十分重视国家领土主权,亲躬勘界,并饬下属定期巡察界碑,使虎视中国边界的英、法殖民者不敢轻举妄动。又命本部第五营兵50 余名带头领垦荒地;筹办富滇银行车里分行,自兼行长;督导修通思茅一车里一勐海马帮道路,沿途建站驻兵保护商旅;创设邮电局,办理邮件商贸汇兑;设立劝学所,在车里倚邦、易武兴办学校,劝导各民族子女人学。民国13 年(1924)6 月12 日,柯树勋率各勐土司头人121人到昆明渴见督军唐继尧,受到嘉奖,通过观光,各土司叭目开扩眼界,知道中国幅员广大,民物众庶,加深爱国观念。1925年,“普思沿边行政总局”奉令改为“普思殖边总办公署”,柯任总办。


1926年5月,柯树勋因病医治无效,卒于车里任所。在临终前他令总务科长及各边委员共同清点家中箱柜,查明无私蓄金银,省督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,拨治丧费安葬于澜沧江北岸三达山。(via 百度百科)


此外,柯树勋于民国四年(1915年)编成的《普思沿边志略》,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(有人说是第一部)专述西双版纳史事的著作。内容不多,但意义重大,而且还配有他亲手绘制的版纳版图地图。


柯树勋的女婿李佛一,同样也是西双版纳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。李佛一与柯树勋之女结婚后,到勐海任职,兴办茶厂,将普洱茶销到东南亚,1925年曾辞职专门从事傣族研究,译著了《泐史》(傣族史)、《车里室慰世系考订稿》、《车里》等著作,1949年到台湾后又编撰了《十二版纳志》(1955年)、《车里室慰世系考订稿》(1983年),《车里宣慰世系简史》(1987年),《镇越县新志稿》(1984年)等,并写了大量关于傣族和西双版纳的文章,被称为中国傣学第一人。我将专门撰文来介绍这位奇人。


整理选编/刘光裕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